
1个月,30天,720个小时,从毛胚到展厅,从图纸到展陈……黑牡丹发展党建文化展厅就这样“诞生”了,看到的,是一个850㎡,处处皆亮点的阵地,看不到的,是那些付出的故事、付出的人,有过辗转、不免忐忑,但如今细细回味,分享更多、借鉴更多!
“当接到项目任务的时候,大家都有很多设计的想法,其中有一条很一致,就是要在进门处摆一台纺织机,因为黑牡丹起源于纺织,我们要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传承文化。”黑牡丹发展技术管理部设计师、此次项目的设计负责人吴琼介绍到。可现场摆上一台纺织机,想想挺简单,真正实施起来完全颠覆想象。光找机器就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要么机器太大空间不够放、要么看起来没有年代感……
“总之,就觉得哪里不对味。”那,是要放弃吗?吴琼说,“还真想过,但大家都不甘心。”最终决定,专门抽出一天时间、一组人员和纺织对接,到现场一台台机器评估、一台台筛选,这才有了最终的呈现效果。
为了这台让大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纺织机能达到最完美的展陈效果,设计人员再次化身“家装小能手”,为机器布上梦幻的光影纱线,可别小瞧了这区区几十条纱线,要求可高着呢,首先要不易扯断,其次光泽度要好,还得容易清理,技术管理部买来了7、8种不同材质的纱线进行反复比对,才定下了“理想型”。
“工期紧、压力大、反复多,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意想不到”吴琼说,可拼接桌椅的桌腿和设计不符、窗帘盒做低了20公分、挂衣杆漏做等等,当疲惫的时候,大家也想过将就;当焦虑的时候,大家也想过算了;当迫在眉睫的时候,大家也有过“差不多就行”的想法,“但最终我们谁都不愿意将就,最终我们还是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行,再前行。”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清晰的设计思路、缜密的成本预算、细致的材料管控……都是项目有序推进的基础。翻阅项目施工进度表,每一天的工作计划、推进情况、完成进度都一一记录在案。“按工序复杂程度,我们把整体项目分割条块,工序最多的,列为重中之重。”项目施工管理负责人刘小飞说,“我们不怕麻烦,越是时间紧,越是任务重,越要把准心中的尺。”
项目所用的每一块砖、每一块板、每一根管子,项目施工管理部门都会一一选型定样:比对品牌、比对质量、比对价格,严把项目第一关,并紧盯材料进场时间,时刻关注现场进度及材料情况,对于周期较长的材料更是做到时刻提醒。“我们任务就像打地基,地基打不牢,楼就要倒,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凑合。”
“大家把这个项目都当成自家的装潢。”黑牡丹发展总经理助理金青青说,各个部门都出人出力,出谋划策。为了整体效果和成本控制,行政运营部、采购管理部,技术管理部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不分你我,有人当起了“网购达人”,书吧的一应摆设都亲自选品、货比三家后再网购,既便宜又美观;有人转型“美工”,画图纸、出设计,亲自设计的“牡丹汇”发光LOGO牌,仅花费一千多元就在网上定制完成;现场更是多了许多“协调员”,任何细节都不放过。
要说党建文化展厅里最吸睛的点,当属圆形书屋了。整体圆形结构、连体书架、玻璃屋顶,一副“我要火”的网红腔调,让过往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打卡,晒个朋友圈“臭美”一把。而这个创意则来源于黑牡丹发展执行董事史荣飞的一次“留心”。
在项目设计之初,大家经过多次的头脑风暴,一致认为,展厅必须要有一个网红点,才能让人留下记忆,那该怎么打造这个网红点?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现这个网红点?史荣飞想到一次山东日照考察时发现的网红书店非常合适“嫁接”过来。说干就干,没有尺寸数据,就亲自去日照现场量;没有结构图纸,就自己画。
“方向定下,就不要停止。”史荣飞说,“要敢闯敢创,要有想象,要敢于去表达,要有做成事的决心,这是黑牡丹发展的铁军精神。”正是有了这份坚持,黑牡丹的“网红”就此诞生。
其实,细细留心,整个展厅处处巧思,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吧台、有可以随意拼接的讲桌、有可以任意更换的展板……一个个创新又贴心的小点子装扮着展厅,体现着黑牡丹的匠心独运、风雅气质。
在黑牡丹八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传承初心、葆有匠心、激发创新。通过一个阵地建设,可纵观黑牡丹前行之路,求新求变;通过一个项目成果,可展现黑牡丹团队建设,众志成城。这,是一个即将跨入百年的企业积淀;这,是一个矢志成为民族品牌的文化自信。黑牡丹,前行在路上。
前台传真:0519-68866110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青洋北路47号
